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病排第二 中醫師:「夏養心」是關鍵!

二十四節氣穀雨過後,氣溫逐漸升高,立夏也將在5月6日正式到來,炎炎夏日是流行疾病盛行的季節,而根據中醫學觀念,夏季的高溫和潮濕會使心臟承受更大的負擔,容易引發心臟疾病。中醫提倡,夏季飲食中可多選擇紅色食物入心,例如:番茄、紅蘿蔔、紅棗等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對心臟健康有益。

衛福部公布 2021 年國人十大死因中,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名、僅次癌症,而高血壓性疾病在十大死因排名也由第七名升至第六名、死亡人數年增 17.6%。心血管疾病儼然成為國人不可忽視的國病。因此,中醫強調「夏養心」的觀念,提醒大家注意心臟的保養。

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楊書成表示,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季,避暑型消費趨勢也將提高,而觀察近五年,國民對「健康」相關主題的搜尋趨勢有1.5倍以上的成長,尤其疫情後更為明顯。高雄iNiN網路行銷公司也分析,在健康、養身觀念增強的時代,消費者對食品添加物、熱量與營養成分的關注也顯示消費者偏好的改變,對於美食、保健相關品牌的行銷是值得利用的切入點。

適合夏季養生的藥材包含薏仁、紅棗、山藥、蓮子與枸杞等(圖/高美中醫提供)

另外高雄高美中醫診所楊啟聖院長也提醒,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,飲食應清淡,盡量避免會令身體燥熱的辛、麻、辣食物。而潮濕悶熱的夏季,也可以吃一些薏仁或四神湯幫身體祛溼。在中醫調理上,也能經醫師評估透過水藥、針灸等方式,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抗疲勞能力。

_________________

感謝各大新聞媒體報導:風傳媒 / 中時新聞網 / 今日新聞網 / 新頭殼新聞網 / 台灣時報

尚未有回應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