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封後最想做的事!網友:不管哪裡都想去

解封後最想做的事情排行榜

政府7月13日起宣布進入「微解封」,經歷約兩個月的三級警戒,許多人抱怨連連,網路上也出現許多「許願式」的討論,紛紛提出各種期待。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與iNiN (Influencer & Information)合作,彙整各社群平台、部落格、討論網站等網友的討論話題,分析過去兩周以來,網友因為疫情逐漸緩和而最想做的事情前十名,第一名是「不管哪裡都想去」,「找對象進行人與人的連結」也擠進前十。

微解封後,大家到底最想做什麼事?調查結果顯示,一、不管哪裡都想去;二、逛夜市大口吃喝;三、到餐廳好好吃飯不用洗碗;四、還是不敢出去;五、出國旅行散散心;六、和三五好友群聚閒聊;七、輕鬆逛賣場;八、到電影院看電影;九、送小孩到學校上課;十、找對象進行人與人的連結。

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楊書成表示,缺乏社交與外出,台灣人真的悶壞了,需要更多的調劑,也就出現了各種玩笑性的討論。不過隨著疫情緩和,大家也抱著正面期待,開始規畫各種不同的未來行程,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。

楊書成說,調查發現,就算解封也不敢出去,高居排行榜第四名,這也反應了不少民眾仍處於壓力及焦慮的狀態,需要身邊的人多注意。

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丁一賢認為,疫情造成簡單出遊、群聚、餐廳用餐、逛街、看電影變成了一種奢侈。雖然用餐、日常用品採買都可以透過網路平台來完成,但也讓許多人生活中少了樂趣、多了負擔,更反映在調查的排名上,像是逛夜市大口吃喝、到餐廳用餐不用洗碗、輕鬆逛賣場、到電影院看電影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第九名的送小孩到學校上課,也充分展現了許多家長的壓力。

楊書成表示,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,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會持續觀察民眾面對後疫情的未來世界,會如何在人際互動、經濟行為、防止疾病傳染間取得平衡,以及商業模式如何改變。

新聞來源:經濟日報
新聞網址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58/56093

Categories:

尚未有回應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